乐动体育平台app下载专业介绍
专业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48年,一直是我校实施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2008年本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09年9月获批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拥有辽宁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机械设计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和“高速切削技术装备与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材料先进制备及加工技术”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机械设计”课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更为深入的研究,“面向能力培养、以设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10教育部人文社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9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教改A类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为:依据“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了本专业的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1996年提出了“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训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革完善,该模式2007年发展成为“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全面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和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本专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实施面向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自2010年以来,本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科研优势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应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设计及制造、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及控制四个专业方向,分别以装备及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机械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机电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案设计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为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了基于新模式的课程体系,发挥设计的主线作用,大力加强设计教学及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以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方法、实践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了专业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在上世纪90年代,我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后来经过国家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合并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大专业中,成为该专业的一个方向(机电方向),该专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1995年机电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批新增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于2011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人数为28人;2012年、2013年、2014年招生人数分别为34、35、139,目前在校生4届,共计236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各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相应的实践环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方法、检测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制定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涵是:突出设计在教学中的主线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主要途径。根据机电产品或系统生命期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能力要求,构建以设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开设以机电产品设计各阶段所需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性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测控系统设计能力以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工艺设计能力,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更加注重面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设计训练,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融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来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经济管理理论、工程技术知识以及工业工程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其中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中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类课程如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控制基础、制造工程概论等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等。IE核心课程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学、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现代制造系统。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社会学、法律、外语、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工业工程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合资企业、集团公司、服务、生产企业和政府机关从事生产组织、协调等管理工作以及对生产、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运行、控制、改善和创新等综合性技术工作,可担任工业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生产工程师,管理顾问(质量、物流、成本控制),操作分析员以及类似的职位,也可在高校、科研部门从事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2017年申报成立,2018年开始首届招生的新专业,首届计划招生为35人,五年内计划招生175人 ,专业代码:080803T,工学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同时以辽宁老工业基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升级和转型为契 机,为企业实现智能化的提升和改造培养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在装备制造领域内从事工业机器人的 设计、制造、控制与维护能力;重点培养面向智能制造的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集成能力,以支撑未 来的新的工业革命,并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打造全新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系统地掌 握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相关的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 备机器人技术研发、设计、维护和管理能力。
机器人工程专业坚持“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系统地掌握专业及相关 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机器人相关专业具有坚实的学科 优势基础和支撑条件,这将是沈阳理工大学面向未来的一个新的优势学科增长点,并有可能成为学院的优势学科 。